對於臉書的經營我一直很被動。從不積極邀請大家按讚,分享。
這一年也覺得觸及率沒有過去容易,我還是以不變應萬變。
參加占星的夥伴們或朋友們有的會說,我的占星沒有一定的基礎不容易懂。我會說可能看太多不需要動腦的貼文,太多人希望看到「特效藥」的文章,希望一針見血,一言中的。
但是我會想問,誰真的希望自己被一言蔽之?人真的沒有那麼容易被理解的。如果「特效藥有用」,為什麼不快樂的人愈來愈多?吃播愈來愈多?在戀情中得不到滿足的愈來愈多?對別人的慾望、要求愈來愈多?
眼淚卻愈流愈少?傷心愈來愈說不出口?
當所謂超高按讚文說最富有、最幸運的星座排行時,就算點到自己的星座、你確定自己是最富有、最幸運的嗎?在這樣排名之外就一定很衰嗎?
其實、看這樣貼文的朋友們、不過在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所以,我仍舊繼續維持自己的風格,做[自我流 My style]的分享。
在今年我的生日之後臉書重量比會有一些改變,一些重要的貼文會放在我的部落格「人文心理占星張夏希」,可能是文章、可能是音檔的分享。文章無法細說的我會用音檔的方式呈現。
也就是說,如果對占星有興趣,想要真實的認識,不追求「特效藥」
(很多特效藥文章跟一頁臉書拍賣品的結果是相同的)想要尋求真正方法的朋友,歡迎追蹤訂閱我的部落格。
對於臉書的控制方法,我失望大於期待。偏偏我又不願意花錢買廣告也沒有心思推銷自己的臉書,我也沒有小編。有時間我都花在解盤跟閱讀以及其他能幫助自己在諮商這個部分的學習,達到自我期許之於能讓我的個案在會談的過程當中得到一些對自己的想法跟領悟。
而且我也有自己的人生課題需要完成。
也有人說,我該出書。出書是很好的成名方式。如果我沒有辦法整理出屬於自己的看法跟觀點.....出書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況且我對成名看的很開。
我一向歡迎在同一個領域「心理占星」切磋,而不是不同領域不同程度的指教。
與其如此,我寧可把自己消化後的占星觀點放在我的部落格分享給有興趣關心自己的閱聽朋友。
所以如果長期會閱讀我的貼文朋友歡迎移駕點閱我的部落格。在這裡可以放心,你不會被看到,至少不會像臉書這樣。
進入我生日轉換能量的時間領域,改變慢慢形成中。